距离全面战争只剩5年?世界秩序进入最后阶段,全球财富大洗牌_冲突_美国_权力
历史上,大国之间的权力更迭通常伴随着激烈的冲突或和平的过渡。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曾提出“修昔底德陷阱”,即新兴大国与现有主导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这种关系往往会导致战争。在19世纪末,德国的经济实力已达到英国的80%,到1910年时,这一比例接近90%。最终,德国与英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以及联盟链反应,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与此不同的是,英美之间的权力转移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尽管美国在19世纪末超越了英国的经济总量,但由于两国之间相隔大西洋,并且共享相似的语言和文化,这种权力的变化并没有引发直接冲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表明,历史上107次权力转移的案例中,有30次最终导致了战争,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区域内权力转移的背景下。研究数据表明,区域内权力转移发生战争的概率为31.82%,而跨区域的权力转移则只有13.33%的几率导致战争。
地理因素显然在权力转移的冲突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较远的地理距离能显著降低冲突的压力和安全困境。比如在冷战期间,尽管美苏之间经历了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但由于双方的地理隔阂和核威慑力量的存在,两国并未爆发全面战争。对于当前的中美关系,全球都在密切关注。随着中国经济接近美国的80%,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两国的权力博弈上。幸好,太平洋的地理屏障以及核武器的存在,依然让直接冲突的可能性大为降低。
展开剩余79%研究还表明,即使紧张局势升级,战争的可能性仍然低于那些发生在区域内的冲突。例如,1969年中苏边境冲突或1999年印巴冲突的发生,虽然局势一度极为紧张,但最终都未演变成全面战争。
时至今日,乌克兰战争依然是全球地缘政治的重要焦点。自2022年2月冲突爆发以来,双方已遭遇惨重损失。据BBC报道,战争已造成约100万人伤亡,俄罗斯每日损失约1500名士兵。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提出了“胜利计划”,其中包括战后乌克兰军队取代美国驻军、联合开发铀、锂、石墨等资源,以及部分领土加入北约以结束“热阶段”。然而,截至2024年11月,北约尚未正式邀请乌克兰加入,而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的战局依然处于不利位置。
美国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导弹打击俄罗斯目标,这一决定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前总统特朗普曾承诺迅速结束这场冲突,但具体政策一直没有明确。与此同时,西方通过15轮欧盟制裁对俄罗斯施加经济压力,俄罗斯面临着23%的利率、超过9%的通胀率,卢布也大幅贬值。预计到2025年,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将显著放缓。
中美之间的关系同样是全球秩序中重要的变量。中国经济的崛起让其成为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2020年,中国GDP已达到14.7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17%。自2018年起,贸易战愈演愈烈,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技术领域的竞争,更是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美国通过“印太战略”试图加强对中国的围堵,但两国之间的地理距离和核威慑仍然有效地降低了直接冲突的可能性。
全球财富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根据UBS全球财富报告202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财富增长了4.6%,总额达到107万亿美元。美国占全球财富的35%,中国大陆占15%,这意味着两国合计拥有全球个人财富的50%以上。美国的百万富翁数量占全球的39.7%,是中国大陆的四倍。自2000年以来,普通百万富翁的数量增长了四倍,2024年底的全球财富总额由房地产的上涨推动。
世界不平等数据库显示,全球财富高度集中,最富有的10%人口拥有超过50%的财富,而最贫穷的50%人口拥有的财富却不到10.4%。在美国,2024年第一季度,最富有的10%的人口掌握了近2/3的财富,而最贫困的50%仅占2.5%。在发展中国家,这种财富不平等更加显著,财富分配极度不均衡。
《世界财富报告》还指出,全球高净值人士的财富和人口分别增长了4.2%和2.6%。预计未来20至25年,全球将转移约83万亿美元的财富,其中9万亿美元为夫妻间的横向转移,74万亿美元为代际纵向转移,美国占其中的29万亿美元。这场“伟大的财富转移”将使年轻一代成为新财富的主要受益者,深刻重塑全球社会和经济结构。
技术创新在全球财富分配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美国和中国在这些技术领域的竞争尤为激烈。硅谷和深圳的科技巨头主导着全球财富的增长,而数字货币和去中心化金融的兴起,使财富转移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降低了传统金融体系的壁垒。然而,技术的集中化也加剧了财富的不平等,少数几家公司和国家主导着这些技术,导致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历史上,战争和危机往往是财富重新分配的催化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霸权衰退,美国崛起成为全球经济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霸权地位,而欧洲和日本则经历了长期的恢复期。冷战结束后,苏联解体,俄罗斯通过私有化形成了新的寡头阶层,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目前,乌克兰战争和中美之间的竞争可能再次引发全球财富格局的重组。俄罗斯经济因制裁受创,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全球市场,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新型全球化的形式。根据《经济导刊》的数据,到2035年,发展中国家将占据全球经济的60%,中国的GDP预计将达到46.8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32.2%。到205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58万亿美元,印度为44万亿美元,美国则为34.1万亿美元。这样的经济转移必将深刻改变全球财富的分布。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中,虽然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雷·达里奥的“五年战争”预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历史和现实表明,由于地理距离的隔阂和核威慑的存在,全面战争的风险已大大降低。全球财富的重新分配,更多体现在经济和技术领域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与代际财富转移,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深刻重塑全球经济的结构。
发布于:天津市